工信部擬設稀土違法黑名單 整頓加碼波及貿易企業
一場自上而下的稀土整治“風暴”已經展開。《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工信部權威人士了解到,工信部正準備以“專用發票”為線索,對國內涉稀土的開采、冶煉分離和貿易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專項排查,逐一登記,并根據檢查情況建立稀土管理“黑白名單”,分門別類進行管理,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與歷次檢查有別的是,本次稀土整治對象,不僅包括包頭、贛州、廣東等稀土礦產地的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企業,一些上海、北京等稀土貿易公司也在檢查范圍之列,共計1594戶。
“一旦發現稀土違法違規行為,除了地方主管部門進行關停整頓等處罰外,上述稀土企業將登記納入稀土‘黑名單’,包括企業負責人(老板),將成為工信部和地方政府重點監控對象,并和地方政府問責制相掛鉤,嚴防‘死灰復燃’。”上述人士說。
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我國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稀土開采和生產管理政策。但是在暴利的誘惑下,游離在監管之外的“黑稀土”產業鏈條卻不斷壯大,不僅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同時也給稀土整合帶來很大難度。
中國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曾憂心忡忡地說,目前全國非法稀土產能已經接近合法企業的總和。以2012年為例,南方中重稀土礦產品的指令性計劃總計1.34萬噸。但是據稀土行業協會統計,南方礦2012年至少生產了3.7萬噸,由此可推出南方冶煉分離企業獲得的離子礦有70%來源不明。
令人更為擔憂的是,從以往的情況看,往往是打擊生產銷售“黑稀土”的專項活動一過,不法分子就又開始猖獗起來,一些稀土非法開采、冶煉分離廠也在“風頭”過后死灰復燃。個別地方政府也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思維,打擊不積極,還違反國家稀土產業政策越權審批稀土冶煉分離項目,甚至縱容非法生產加工稀土的行為。
“我們就是要解決屢禁不止的問題,摸索出一個更有效的監管機制。”
前述權威人士說,日前工信部已經將去年以來使用過稀土專用發票的企業名單,按照企業登記注冊地下發給當地政府,并且要求各個地方主管部門對所有涉稀企業對稀土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和下游客戶情況填寫核查表,第一階段的地方自查要求在10月份完成,隨后進行第二階段的八部委聯合檢查,最后建立數據庫并對稀土企業進行分別管理,對于一些有污點或者屢次違規的企業(負責人)要求地方政府掛牌督辦,并且實施問責制。
“首先是堵住源頭,通過對礦區的保護和開采及冶煉分離企業的監管,防止非法開采或者超指令性計劃開采的稀土礦和氧化物產品流向市場;其次是嚴查流通,通過對稀土貿易企業進貨來源和銷售記錄進行登記排查,一旦發現貿易企業銷售來源不明的產品將進行查處,防止貿易企業成為黑稀土‘漂白’的工具。”一位工信部稀土檢查組官員說。
8月26日至30日,《經濟參考報》記者跟隨工信部稀土檢查組到包頭進行調研獲悉,一些鐵礦選場曾經非法從事稀土冶煉分離,曾經在稀土價格高漲時期賺得“盆溢缽滿”,在當地主管部門的嚴打之下現在已經被強制關停數月。記者看到,位于烏拉特前旗農場境內的多家涉及稀土浮選的企業都是以“鐵礦回收、海綿鐵”等名義,巧妙回避了政府監管,廠房內外都是灰塵和雜草,現場的稀土浮選設備工藝非常簡陋,且基本沒有任何環保設備。
“為了逃避監管,這些非法的選礦廠都會選擇一些人煙稀少、偏僻的地區和山里,這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一些廠區基本上除了當地舉報外,根本沒辦法發現。”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指著一個已經廢棄的露天選礦廠說,“這個地方平時根本進不來車,徒步都要走一個多小時,隱蔽性非常強,他們都是用鏟車先把路鏟平再運送稀土礦。”
“我們下一步對于稀土整治的力度會加大。除了配合這次專項整治外,我們一方面要對稀土產業發展出臺整體規劃方案,加快包頭稀土產業整合發展并向深加工延伸,同時要加強對尾礦庫和白云鄂博礦區的管理和治理力度。此外一旦發現非法開采、盜礦、冶煉分離等情況將嚴肅查處。”包頭市副市長徐德林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