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罰沒兩萬噸黑稀土 稀土地下產業鏈猖獗
“督查組已經陸續回京。”11月14日,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官員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據該官員介紹,工信部與公安、監察、國土、環保等部門成立了國家稀土聯合督查組,分成南北兩支,赴全國重點地區進行督查,北方督查組由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長陳燕海帶隊,南方組由稀土辦主任賈銀松帶隊。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也參與了督查工作,據協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督查組在內蒙古和寧夏就查處了2萬噸稀土,“數量驚人,比去年全年出口的稀土數量還要多出2000噸。”
全國范圍的稀土行業“打黑”行動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本報記者從上述工信部官員和協會負責人處獲悉,工信部正在做內部總結,研究制定打擊、防范稀土違法違規行為的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切實規范稀土市場秩序,并會將整頓工作總結報告的情況上報國務院。
打掉6家加工廠
早在一個月之前,工信部便下發通知,決定在有關省(區)組織開展稀土違法違規行為核查整頓工作,稀土“打黑”由此展開。
當時工信部要求,有關地方立即組織開展并于11月15日前完成核查整頓工作,10月底前各地方要將舉報線索核查結果和初步整頓情況形成報告上報工信部,11月15日前再將整頓工作總結報告上報。
“從上個月下旬到本月上旬,工信部牽頭的聯合督查組對各地核查整頓情況進行了抽查。”參與稀土“打黑”的一位人士稱。
而在此前,地方政府已經組織工業、國土、公安、環保、稅務、工商等部門逐一進行了核查,并對存在違法違規開采、生產、銷售、偷稅等問題的企業,責令其停產和拆除生產設備,并依法追究了有關人員的責任。
據本報記者了解,南方督查組去了廣東、江西等地,而北方督查組去的地方有內蒙古、寧夏和甘肅。
11月4、5日兩天,由陳燕海帶領的國家稀土聯合督查組到甘肅省白銀市進行了稀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整頓情況督查。
督查組先后來到甘肅恒豐化工有限公司和白銀蘭澳稀土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實地督查,現場了解和察看了兩家企業的生產車間及稀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整頓情況。
陳燕海表示,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加大對稀土資源的保護力度和整頓打擊力度,使稀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合理開發。
而稀土“打黑”成效最顯著的地方則是內蒙古和寧夏兩個地區。
“協會還專門派去了專家支持工信部的督查工作,這位專家以前在包鋼稀土工作過多年,專業技能不用說,還帶著一整套專業的鑒別設備。”上述協會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據該負責人透露,在這兩個地區,一共打掉了6家黑色稀土加工廠,沒收了2萬噸稀土,“這個數量比全國一年的出口量還多,由此可見,稀土地下黑產業鏈是多么的猖獗!”
據官方統計,2011年我國實際出口稀土產品實物量1.86萬噸。也就是說,這次僅內蒙古、寧夏兩地查處的非法稀土就超出了2000噸。
猖獗的黑色產業鏈
事實上,黑稀土產業鏈的猖獗還不止于此,上述參與督查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一些不法之徒甚至把船駛向了公海,在那里明目張膽地進行交易。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榮璋此前曾表示:“2011年國外海關統計從中國進口稀土的數量,比我國海關的出口統計數量高出1.2倍,也就是說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
今年4月剛剛掛牌的中國稀土協會,也把行業“打黑”列為其工作重點,并在6月份發布啟事,公開有償征集非法開采、非法冶煉分離、非法加工、走私稀土的線索。
上述協會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協會收集了31條舉報信息,并在6、7月間向工信部和環保部做了匯報。
“黑色稀土產業鏈分散在寧夏、甘肅、山東、河北、浙江、河南、廣東等多個地方,由于國家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注冊非常嚴格,他們注冊時一般都會選擇金屬加工或拋光粉等深加工項目,以躲避監察。”該負責人稱。
經調查,黑色產業鏈目前已覆蓋采礦、冶煉分離、深加工、應用等多個環節,從生產、銷售到走私,黑色稀土在多個省區已形成完整產業鏈。
因為無需支付資源和環境成本,黑色產業鏈的生產者根本不會考慮國家規定的采礦指標和生產指令性計劃,只要有市場、有利潤,就加大馬力生產,寶貴的稀土資源被無節制地開采和廉價出口,同時又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多位稀土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反映,非法開采、加工稀土的勢頭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已嚴重影響到了正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并希望主管部門能夠行動起來。
“黑稀土的價格遠遠低于合法企業,這直接導致了稀土產品價格的持續走低,嚴重擠壓合法生產企業的生存空間,加上黑色產業鏈經營規模隱蔽,進入市場的產品量無法統計,影響了合法企業和政府管理者的決策判斷。”上述協會負責人稱。
將建立長效機制
在上述協會負責人看來,稀土“打黑”行動的效應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初步體現。他認為,最近稀土價格的反彈就是印證,因為查處2萬噸稀土會直接影響到市場的供求關系,進而有利于價格的上升。
百川資訊網的最新報價顯示,目前稀土代表品種氧化鐠釹價格在34萬-36萬元/噸,氧化鏑報價在280萬-300萬元/噸。這一價格與10月中下旬低點時相比,已經上漲超過20%及10%。
“這與稀土打黑有一定關系,同時還有稀土企業聯合停產和收儲的因素在里面,綜合在一起促使了稀土價格的反彈。”百川資訊網稀土行業分析師杜帥兵11月14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
但杜帥兵對稀土價格的未來走勢還把握不準,業內的分歧較大,市場需求也沒有出現根本好轉。
還有一些人士對影響稀土價格的“打黑”行動表示質疑。因為這些黑色產業鏈植根地方,與地方利益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這些黑色稀土廠隱蔽性極強,擅長打游擊戰,政府這種“運動式”的整頓恐怕無法根除黑色產業。許多正規稀土企業擔憂的是,整頓之風過后,這些黑色產業鏈又死灰復燃。
本報記者獲得的消息是,工信部正在做稀土“打黑”工作的總結,結合核查整頓中發現的問題,研究制定打擊、防范稀土違法違規行為的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理出現的問題,切實規范稀土市場秩序。
“關鍵還是要建立長效機制,項目審批要嚴,杜絕違法違規企業的出現,打黑主要還要靠基層政府,如何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就是,打黑工作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需要部門聯動機制。”上述稀土協會負責人建議。
為此,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向行業發出自律呼吁,自覺抵制“黑色”產業鏈的產品,并且進一步推廣和監管稀土專用發票的使用,將上下游企業的產品交易進行掛鉤,建立好追蹤機制。
聯合督查組同時也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國家對稀土行業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并實施嚴格的稀土指令性生產計劃編制、下達和監督管理,要切實做好稀土資源管理,加大稀土資源的開采整治力度,從源頭上治理稀土資源的私挖濫采行為;要對違法違規企業采取高壓態勢,嚴格禁止企業采購非法或者無指令計劃的稀土礦產品行為,凈化稀土資源市場秩序。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首批擬公告的符合稀土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準入制屬于長效機制的一部分,而入圍的企業均具備較強的規模和技術實力。上述協會負責人認為,這樣的高標準反映了主管部門治理稀土行業的力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