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垂直重組成趨勢 包頭贛州各取所需
新華08網包頭8月10日電(記者劉開雄 任會斌)當美國鉬業公司攜著昔日稀土霸主之遺風重新回歸稀土開采冶煉的時候,其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是打造一個從開采分離到稀土功能材料的全產業鏈發展規劃。而此時,我國稀土產業在資源領域的橫向重組也進入了尾聲,以包鋼稀土和贛州稀土為代表的南北稀土兩大集團正緊鑼密鼓地向下游延伸。垂直重組已經成為全球稀土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而包頭和贛州正沿著各自發展路徑順勢而為。垂直整合:昔日稀土霸主雄心勃勃
美國鉬業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開采分離冶煉企業,但隨著中國稀土產業的快速發展,美國鉬業最終選擇關閉其所有稀土礦區,轉而從中國進口稀土。就此,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成為了全球稀土最大生產商和供應商。
隨著稀土價格上漲,美國鉬業在2007年重啟了舊礦區——芒廷帕斯的開采計劃,并開發新的菲尼克斯礦區。在經歷2010年至2011年稀土價格急速暴漲之后,美國鉬業融資順利,并將在2012年底初步實現1.9萬噸輕稀土的產量,其預期將在2013年實現4萬噸輕稀土的生產能力。
然而,這只是美國鉬業雄心壯志的第一步。美國鉬業公司開發執行副總裁Doug Jackson表示,美國鉬業公司不僅僅要重新開啟稀土原礦生產,而且還通過垂直整合的方式,生產下游稀土材料。
目前,美國鉬業在全球14個國家通過兼并重組收購多家稀土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包括了原礦生產、分離冶煉,同時涵蓋了稀土研發企業、稀土材料生產企業,這其中包括了三家位于中國的企業,其中位于江蘇無錫和山東淄博兩家為稀土分離冶煉企業,而位于在天津的是一家金屬生產企業。
在Doug Jackson的介紹中,美國鉬業的全產業鏈分四步走:第一步是復產,第二步是具有輕重稀土生產能力,第三步是在分離冶煉領域具有超高純度產品的生產能力,第四部就是具有使用高純稀有金屬使用技術。
現在,美國鉬業已經實現階段性復產,并計劃在年底實現重稀土生產能力。“明年產能能否達到4萬噸,這就要看市場的需求。” Doug Jackson表示,美國鉬業已經在生產審批上獲得了美國政府及加州政府長達40年的開采許可,融資方面也很順利地獲得大額融資,但是美國鉬業何時能夠實現它的全產業鏈戰略卻不得而知。
各取所需:包頭贛州兩條路線垂直推進
就在美國鉬業壯志凌云地籌劃進入稀土下游材料領域的時候,我國稀土主產區的包頭和贛州兩大稀土企業——包鋼稀土和贛州稀土也在嘗試整合全產業鏈,進入稀土下游領域。
在經歷長時間的整合之后,包鋼稀土初步完成了我國輕稀土最大產區內蒙古地區在資源開采和分離冶煉領域的整合。與此同時,包鋼稀土也在積極向下游材料領域延伸?,F在包鋼稀土的產業已經涉足了稀土下游新材料六大領域中五大領域,其中包括了稀土永磁、熒光粉、拋光粉、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等方面。
此外,在包鋼稀土總經理張忠的設計藍圖中,一個更為宏大的“中國北方稀土集團”正在積極推進中。“這個方案已經到了最高決策層,”張忠透露,去年年底,包鋼稀土正式上報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關于《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方案》,“今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自治區經信委分別向國務院、國家工信部正式上報了該方案。預計很快就會獲得批準,將成為中國第一家大稀土企業集團。”
張忠介紹,北方稀土集團的整合分成三步,第一步以包鋼稀土為主體,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資源優勢,在現有管理體制的框架下,完成內蒙古自治區上游企業整合重組;第二步是聯合甘肅、四川、山東等地骨干企業,完善對北方輕稀土企業跨地區聯合重組,進一步提高輕稀土產業的控制力和集中度;第三步是積極參與南方稀土的整合重組,通過與江西、廣東省稀土企業互相參股,共同搭建稀土合作平臺,加強資本合作,形成緊密關系,維護市場穩定。
如果說包鋼稀土的進軍路線是“兼并重組”,那么在我國另一大稀土集團——贛州稀土集團的發展路徑則是“合作共贏”。這家位于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主產區江西贛州地區最大的稀土企業,選擇了另一條擴張道路。
在相關文件的指導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經歷了2011年4月到當年年底的第四次整合之后,贛州稀土獲得贛州地區所有的88本稀土采礦權證,并且完成了對贛州地區的稀土礦山和分離冶煉企業的整合。盡管贛州稀土以“停產換整頓”的做法使得贛州地區無法按時完成當年的指令性生產計劃,但是這個整合的結果基本上還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事實上,贛州地區始終是將稀土下游產業作為其重點的發展對象。與包頭一樣,贛州也將資源作為其引進新型高科技企業的“誘餌”。與包頭不同之處就在于贛州的稀土資源更為珍貴,其中所產的鏑、鋱、銪等中重稀土產品在高端稀土材料中應用極為廣泛,更因為只有贛州地區的離子型稀土所含豐度高,而使得一些高端稀土材料生產企業入駐贛州。
就在2011年稀土價格暴漲,原料供應異常緊張之際,贛州稀土反而積極地“走出去”,主動尋求與國內知名的大型稀土下游生產企業合作,以資金投入和保證原料供應為條件,先后和多家稀有下游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同組建新的稀土材料生產企業,其中不乏中科三環、安泰科技、寧波韻升這樣國內稀土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
在贛州市政府的規劃當中,贛州未來將集中發展永磁電機、發光材料、催化材料等稀土下游產業,而贛州稀土就是其最好的執行者。
以我為主:稀土產業發展最終落腳點
面對日益高漲的稀土價格、供應越發緊張的稀土原料,以及競爭更為激烈的稀土材料市場,上游企業不甘心只是買賣礦產資源,而下游企業則謀求更具競爭力的成本優勢??梢钥闯?,無論是美國鉬業的全球化擴張路線,還是包頭贛州的上下一體化發展設計,垂直整合已經成為全球稀土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我們必須要看到,正是因為稀土下游應用產業的快速發展才有了今天稀土的繁榮,上游企業應該要讓利下游企業,只有下游發展好了,上游才有好日子過。”國內稀土產業老專家、南京稀土應用研究會副理事長王仲山認為,垂直整合是符合稀土產業發展的未來需要,這種整合的結果是稀土上游企業能夠進入到利潤更為豐厚的下游領域,而下游則可以獲得原材料供應保證以及相對合適的原材料價格。
事實上,無論是包鋼稀土的“兼并重組”,還是贛州稀土的“合作共贏”都是企業自己在發展過程中摸索出來的道路。它既是市場倒逼的結果,也是企業發展的規劃。在上下游垂直整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中國稀土產業處在一個幾乎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盡管其中包含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非法開采、走私、環境污染等問題。
這客觀上就要求行政力量的介入必須把握一個“度”的問題:既要面對在“矯枉過正”的過程中如何保護好這個市場競爭向上態勢的問題,又要處理好滿足市場發展需要和確保國家戰略需求之間的關系。
不僅是當下,而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將繼續保持這稀土領域的“三最”——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最大的稀土出口國、最大的稀土消費國。如果細究這“三最”之間的關系,其重點仍是在“最大的稀土消費國”。國內市場才是稀土產業發展的最終落腳點。
無論是在原材料領域還是在工業制成品,國際競爭愈發激烈,中國稀土產業有著先天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更應該順應大趨勢的發展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垂直整合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