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補充稀土出口配額 迎合市場需求
© Photo: ru.wikipedia.org |
日本、美國和歐盟一直指責中國限制稀土金屬出口,以此抬高其價格。北京堅決否認這一指責。在最近一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爭執中世貿組織站在了北京的對立面。中國沒有說服世貿它限制鋅、錳、鋁礬土耐火材料等其他一些金屬出口只是出于環保考量。而且中國單方面采取的這一步驟當時導致稀土金屬價格猛增,中國不僅從中獲得經濟實惠。他向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的許多國家——自己在有色金屬、化工和鑄造業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發出了嚴峻的挑戰,因為它們很難獲得稀土。
決定補充稀土金屬出口配額是出于日本、美國和歐盟的壓力。要知道,此決定是在要求中國取消該領域歧視性限制的談判背景下宣布的。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雅科夫·貝爾格爾注意到,中國是在北京發生了兩大政治事件后不久把稀土金屬出口額翻了一番。這兩件事就是: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中日韓三國峰會。峰會上決定啟動建立三國自貿區談判。正是要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國的稀土金屬出口政策,雅科夫·貝爾格爾確信。
他說“要認真、綜合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中國作出某些讓步,放松稀土金屬出口政策,那意味著它在其他某一方面會獲得好處。一切都要綜合地看。中國一直說,他在不同的棋盤上跟不同的伙伴下著不同的棋。所以要把這一步同其他動作聯系起來看。”
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在歐盟市場的擴張。歐洲通過對中國商品實施新的反傾銷措施以及對投資的政治抵制設置越來越高的貿易壁壘。不排除,中國補充稀土金屬出口配額作為交換歐洲放寬限制曾是中歐高級別會晤的談判對象。提醒一下,在4-5月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被認為是未來總理的現任副總理李克強以及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都先后到訪過歐洲。
日本購買中國出口的全部稀土金屬的95%。最近三年自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以來日中兩次面臨貿易戰邊緣。第一次是因為東中國海島嶼爭端,第二次是因為稀土價格猛增。無論是從政治角度看,還是從商業角度看,同中國協商并達成一致只能對日本有利——建立自貿區換取稀土金屬。
稀土金屬市場出現額外補充很可能會導致其價格降低,同時總體上也會緩和中國同自己主要貿易伙伴矛盾的尖銳程度,而這在全球對中國商品需求減少的條件下顯得格外重要。